本報北京6月16日電(記者吳月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組成的研究團隊16日宣布,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實現(xiàn)了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fā),并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了空間尺度下嚴格滿足“愛因斯坦定域性條件”的量子力學非定域性檢驗。同日,相關成果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fā)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志上。
量子糾纏所體現(xiàn)的非定域性是量子力學最神奇的現(xiàn)象之一,但由于量子糾纏非常脆弱,會隨著光子在光纖內或者地表大氣中的傳輸距離而衰減,以往國際學界的量子糾纏分發(fā)實驗只停留在百公里的距離。
《科學》雜志的審稿人稱贊這一重要成果是“兼具潛在實際應用和基礎科學研究重要性的重大技術突破”。據(jù)了解,該成果為未來開展大尺度量子網絡和量子通信實驗研究以及開展外太空廣義相對論、量子引力等物理學基本原理的實驗檢驗奠定了可靠的技術基礎。
?
?
?
相關鏈接:
引領量子科學革命風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