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8月23日消息 《光明日報》4月9日頭版頭條發(fā)表長篇報道《選擇一種有遠見的生活方式》,介紹27名大學生扎根深山,重建海南鸚歌嶺自然保護區(qū)工作站的事跡。文章在海南師范大學引起強烈反響,師生們爭讀文章,召開座談會,交流感想,深為27名大學生的行為所感動,認為27名大學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當代大學生高尚的愛國情操,和甘于貧苦、樂于奉獻的精神,讓人們看到當代大學生堅定執(zhí)著的風采。
海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汪繼超在座談會上說,他曾到鸚哥嶺保護區(qū)開展過科研調查,與這群在保護區(qū)工作的年輕大學生也有過工作上的合作,他們面對深山野外工作的艱辛,沒有退縮,拋棄浮躁和奢華,堅守自己的崗位,以苦為樂,在平凡中體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一定能夠成長為一棵棵的參天大樹,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棟梁之才。
“今天讀了《選擇一種有遠見的生活方式》,心里久久不能平息?!焙D蠋煼洞髮W地理與旅游學院副院長謝跟蹤說,“27名具有專業(yè)背景大學生建立鸚歌嶺自然保護區(qū)工作站,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同時以可持續(xù)的方式(生態(tài)農業(yè)、立體農業(yè))發(fā)展當地的經濟,這樣行為的本身給當代大學生一種示范的作用,讓大學生重新思考人生的價值,思考如何在大時代的背景中有價值地定位自己。”
“27名大學生用5年的堅守,用勤勞和智慧,換來鸚歌嶺上人與自然的美好與和諧。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當代大學生高尚的愛國情操和甘于貧苦、樂于奉獻的精神。讓人們欣慰的看到當代大學生堅定執(zhí)著的風采,讓我們對未來期望無限?!焙D蠋煼洞髮W文學院學工辦主任李藺說。
海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11級學生陳少華說,在如今這個浮躁而又急功近利的時代,我們大學生該怎樣去選擇實現(xiàn)人生價值觀呢? 27名大學生用行動給了我們啟示,保護綠水青山,其實更需要我們這些有知識的大學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無論我們以后選擇什么,只要對社會有價值,累點、苦點又如何呢?
海師許多學生紛紛表示, 27位大學生選擇了這樣一種有遠見的生活方式,將自己的青春汗水揮灑在沉寂多年的鸚哥嶺,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運用在建設生態(tài)文明中。當代大學生都有著一腔熱血,27位大學生就是學習的榜樣,每一個為著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奮斗的青年人都應扎實苦干,不畏艱辛和磨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诰W http://www.30235a.com [來源: 人民網海南視窗] [作者:余恒平、通訊員馮華] [編輯:劉瀚濤]